1、如深圳市规定具备太阳能集热条件的新建12层以下住宅建筑,建设单位应当为全体住户配置太阳能热水系统;浙江省要求新建公共机构办公建筑、保障性住房、12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建筑面积一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利用一种以上可再生能源用于采暖、制冷、照明和热水供应,等等。
2、据专家测算,如果国家从现在起就下决心狠抓建筑节能工作,对新建建筑全面强制实施建筑节能设计和应用,并对已有建筑有步骤地推行节能性改造,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可减少35亿吨标准煤,空调高峰负荷可减少约8000万千瓦时(相当于5个三峡电站的满负荷出力,减少电力建设投资约6000亿元),能源紧张状况和污染压力必将大为缓解。
3、采用低污染材料,利用清洁能源; 长生命用期; 多回收利用。 问题 建筑的环境问题,包括地形、地貌利用问题,绿化问题,水体问题,环境小品问题。 建筑的朝向问题。 建筑的体型问题,包括体型系数,空间利用,构架与飘板等。 建筑的面积问题,应倡导适度的消费观念。
4、通过改变传统的粗放的建筑方式和模式,进而达到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关键需要做到的是利用最少的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建筑材料、能源),尽可能小的影响和污染环境,实现人们的舒适自在的居住生活。
5、建筑物的建造及使用过程中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已成为制约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而建筑设计阶段对建筑节能:效果起到决定性作用。
6、我国建筑能耗概况: 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的28%.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条件呈现夏热冬冷的特点,因此我国的建筑耗能量巨大,燃煤排放了大量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1、太阳能,风能。太阳能:利用太阳能可以为建筑提供电力和热能,并通过光伏板或太阳能集热器进行捕获和转换。风能:通过建造风力涡轮机来捕捉风能,为城市和建筑提供电力和热能。
2、土木工程建筑节能有哪些措施 提高对建筑节能的认识 务必要在以人为本的基础理念下,对提高对建筑节能的认识。对建筑节能的认识,不能仅仅的停留在过去的片面认识阶段,而是应该从全方位的角度出发提高对建筑节能的认识。
3、设计院:设计院是土木工程专业最对口的工作单位,如华东院、同济院、上海市政院、上海院等。新能源领域:新能源作为目前较为火热的领域,也会吸收很多其他专业的毕业生。
太阳能、风能、地热都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应用有地下水源热泵、污水源热泵、太阳能光电。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目前将绿色能源分为三类:大中型水电;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传统生物质能。
总之,太阳能是自然界中最充分、最便捷的可利用的绿色能源,可在地面、屋顶上安装一些装置,直接利用日光和自然风,还可运用机械方法,把太阳能送至暖房、冷库等处采暖、降温、照明、通风,以达到自然循环的目的。
1、建筑节能设计是建立在满足合理的舒适要求前提下,通过技术减少建筑能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满足建筑节能的要求。
2、同时国家建设部门对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节能建筑进行了实际考察,其中只有4%的节能建筑与建筑节能的设计标准相符合。2新能源 对比新能源和传统能源可以发现,新能源具有丰富的来源,且新能源具有用不完的特征,同时在利用新能源的过程中也很少会产生环境污染问题,具有良好的生态性、清洁性。
3、新能源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 1提高地热能的应用 在利用地热能时,一方面可利用高温地热能发电或直接用于采暖供热和热水供应;另一方面可借助地源热泵和地道风系统利用低温地热能。
4、种种数据表明,绿色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和推广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三)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推动着绿色能源的应用 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通过各方积极努力,到1995年末,全国建成的节能建筑面积已达4700万平方米,到1998年节能建筑面积达到1亿平方米。
1、绿色建筑不仅推动了城市化进程,还改善了我们的生活环境,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更加协调,并促进了绿色建材和技术的广泛应用。
2、在建筑外部建设中应用绿色建筑材料, 还可以体现出建筑材料的防辐射效益, 部分建筑材料还具有较高的强度与抗震性, 能够抵御自然灾害的影响。土木工程的外部建设工程项目的负责人, 应大力推广对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 通过应用绿色建筑材料, 可以实现对资源的循环利用, 并且为人们创设出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
3、节能:绿色建材可以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例如,使用高性能绝缘材料可以减少热能流失,使用高效率的照明设备和节能窗户可以降低能耗。 健康与室内环境质量:绿色建材通常具有低挥发性有机物(VOC)和化学物质释放,减少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负面影响。
4、这样使得绿色建材可以实现回收利用,更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材料。对于未来我国环境的保护十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