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辉能科技:辉能科技是一家专注于固态电池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其固态电池产品已成功导入多家客户,实现批量出货。 清陶:清陶是一家致力于固态电池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其固态电池产品已成功导入多家客户,实现批量出货。
2、三星SDI:三星旗下专注于电池业务的公司,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和资金实力,在固态电池领域积极布局。 孚能科技:在软包动力电池领域优势明显,也大力投入固态电池研发,技术创新能力较强。 赣锋锂业:全球领先的锂产品供应商,依托锂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固态电池研发与生产,产业链优势突出。
3、旗下子公司赣锋锂电已完成首批搭载固态电池的电动车交付。对固态电池进行广泛的试验工作,并计划投资建设中试生产线。辉能科技:固态电池龙头供应商,预计2023年实现100%硅氧体系,2024年实现锂金属负极体系的全固态电池量产。早在2014年就开始量产固态电池,应用于智能穿戴等产品。
4、比亚迪:比亚迪在固态电池领域同样有着深入的研究,并已推出相关产品。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升固态电池的性能和可靠性。 赣锋锂业:作为锂材料的主要供应商,赣锋锂业在固态电池所需原材料的生产和供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在固态电池技术上进行积极布局。
5、比亚迪: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企业,比亚迪在固态电池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其固态电池技术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够满足新能源汽车对于长续航、高安全性的需求。比亚迪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使其成为了中国固态电池行业的重要参与者。
6、固态电池龙头供应商,预计2023年实现100%硅氧体系,2024年实现锂金属负极体系的全固态电池量产。早在2012年就发布了可弯曲的薄型固态电池,并已供货给多家企业。宁德时代:作为锂电龙头企业,已深耕固态电池多年,并制作出电池样品。目前尚未公布详细的量产时间。
海洋产业结构正经历积极调整,第二产业得到加强,第三产业虽然在比重上有所下降,但整体经济实力依旧稳步增长。特点三:区域布局形成 沿海经济区域布局已基本形成,各沿海地区根据自身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海洋经济。
主要海洋产业中,海洋电力、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利用业等增长迅速。其中,海洋电力比上年增长30.5%,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达1690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跃居世界第一。海洋生物医药业在政策支持和研发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产业化进程加快,增长17%。
现代海洋开发活动呈现出多元化和深度发展的态势。已成熟的产业如海洋石油、天然气开采、运输、捕捞和制盐,规模庞大且产值可观,正在进行技术革新与扩大生产。新兴领域如海水增养殖业、淡化、提溴镁、潮汐发电、海上工厂和海底隧道等迅速兴起,展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1、斯特兰还可以吧,在行业内也是大名鼎鼎,规模不小,待遇就不清楚了,应该不会差。去面试的话可以问一下。主要是斯特兰属于电动汽车行业,发展前景很好。斯特兰主要做磷酸铁锂材料,磷酸铁锂是当下最火的一款材料,国家对新能源也有很好的政策支持,建议考虑一下。
2、生产磷酸铁锂的有:天津斯特兰、北大先行、比亚迪、烟台卓能、北京锂先锋、苏州恒正、合肥国轩、星源材料、深圳贝瑞特、新乡华鑫、新乡创佳、新乡天力等等。磷酸铁锂是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之一,也是最被看好的,目前还没有大量应用。负极材料国内老大是中国宝安集团控股的贝瑞特,市场占有率达80%。
3、磷酸铁锂是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目前全球已经有很多厂家开始了工业化生产,国外美国Valence(威能)公司和A123(高博),国内天津斯特兰,北大先行等。其特点是放电容量大,价格低廉,无毒性,不造成环境污染。世界各国正竞相实现产业化生产。但是其振实密度低,影响电容量。